智慧创造了人
2018-12-16 15:35:50
  • 0
  • 1
  • 1
  • 0

——人的起源及进化新论

作者:艾马恩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于在十九世纪形成的关于人的起源及进化的解释模式提出了挑战。但由于仍局限在传统框架里,所以少见有大的突破。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模式——智慧创造了人,并对进化的起点,中介等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就教于理论界同仁。

一、原猴——人类进化的起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人类 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而笔者则认为,人类是由原猴进化而来的。首要的根据是猴的尾巴,在树上生活的(哺乳)动物的尾巴是动物的平衡器。只要认定人类的祖先是在森林中生活的,它就不可是没有尾巴的动物。而当在野兽成群的地面生活时,尾巴成为逃生的累赘,无尾巴的变异个体因容易逃生具有较高的存活、传种几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才出现了无尾巴的种群——猿。其次是猴的“资格”。在灵长目三大成员中“论资排辈”,人为孙子辈、猿为儿子辈、猴则为爷爷辈。所以人的祖先不是猿,而是猴。现生猿的祖先就一定是古猿吗?那么咸鸭蛋就一定是咸鸭子下的了——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定势其实是很可笑的。传统的观点认为,古猿下树开始了向人类的进化。如果古猿是历来就有的,那么猴子与人的进化又有什么干系?可能因为毛猴又瘦又小,认为它不配做人类的祖先。但据有关资料证明,现生动物形体大的,其祖先形体一般较小。千万年形体不变的动物是极少的。

二、智慧创造了人

大约在几千万年前(比传统解释模式要早的多),由于原始森林的破坏,原猴失去了“伊甸园”,被迫到地面生活,起码有两支自身条件不同、或者生存环境不同(或者兼而有之)的原猴。一支进化为人,另一支则进化为狒狒。

浑沌理论关于系统的长期行为对于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可以解释这个问题。由于原猴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导致了人、狒分支的严重后果。虽然这种差异的具体情况我们尚无法确切了解,但根据生存斗争原则,可以推测:发展为狒狒的那一支原猴,可能牙齿锋利些(是否为以坚果为生的种群?)、或者生存环境较好一些(或者兼而有之)。总之运用自身的御敌武器——牙、爪,避免了灭种之灾,齿坚爪利的个体成为适者,在自然选择下,累积着这个方面的变异;而发展为人类的那一支原猴的自身条件差一些、或者生存环境差一些(或者兼而有之),总之自身的武器——牙、爪,不足以御敌,必须运用智慧借助于外物,才不至于灭种。能熟练使用天然工具进而制造工具、智慧较高的个体成为适者,在自然选择下积累了这个方面的变异。而牙、爪的变异是有限的,虽然最终(雄性)狒狒可以和最凶猛的狮子相匹敌,也只能在“丛林”里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而智慧的发展大脑强化的方向则是前途无量的。在这个进化方向上终于出现了高级动物——人类。

智慧是怎样发展的,大脑是怎样得到强化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动物的种群一般都有王,猴群当然也不例外。猴王是雄性个体凭借体力通过争斗得到的。那么失去伊甸园的猴群是不是也是这样?一开始当然也是这样。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猴王的体力的作用已经不大了,就是说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了。例如在猛兽的追赶下,猴王只能带领猴群逃生。逃生最快的自然是猴王,但是体力差的个体纷纷葬身兽口,猴王只顾自己不能保护猴群而失去了威信。这里设想,在猛兽追赶的危机时刻,有一只聪明的猴子,灵机一动,捡起了地上的石块,袭击猛兽。其他的猴子纷纷效仿,猛兽被砸得晕头转向,落荒而逃,猴群得以保全。另一设想,在猛兽追赶的危机时刻,猴群逃到灌木丛。有一只聪明的猴子,灵机一动,折下灌木枝埋伏在灌木丛,其他的猴子纷纷效仿。及至猛兽追来,聪明的猴子一声号令,众猴突然从灌木丛中冲出,持灌木枝袭击猛兽。猛兽落荒而逃,猴群得以保全。聪明的猴子被大家推举为王。如果它是雄性,那么整个猴群的雌性都是它的“御妻”。但是聪明的猴子不一定都是雄性,也可能是雌性。如果是雌性,那么整个猴群的雄性都是它的“面首”。从此改变了猴王争霸的游戏规则。新的游戏规则之一,老猴王体力不支,选择猴群中最聪明的个体做继承者(禅让型)。之二,老猴王死去,众猴推举最聪明的个体做继承者(民主型)。总之智慧成为猴子选择配偶的重要甚至主要方面。因而聪明的基因以及聪明基因的有利变异具有较高的传种几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智慧的进化和大脑逐渐强化的趋势。只有较高的智慧才能产生创新思维,才能制造工具,才能有所发现和发明,最终诞生了人类。猴王争霸,体力的博弈超不出丛林法则,智力的博弈则是文明的开端。智慧创造了人类和人类文明。

而劳动创造人的观点本身就不合逻辑,即便是获得性遗传成立,也只能解释劳动器官——肢体的进化,不能解释大脑的进化。

近年很多人类学专家,对于摩尔根的母系社会提出质疑,但是却把母系父系共存现象解释为母系是父系的补充。其实用智慧进化论很好解释,——智慧是不论性别的,因而母系父系共存是必然的。

三、人类进化途中的“逃兵”

进化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进化就是通过中间环节的消失,使新物种出现。然而中间环节有的并不消失,而且也不罕见。这要看是否具备了保留的客观条件。由鱼类向爬行类的进化过程中,两栖类得以保留。因为地球上只要有水就一定有水、陆相接的岸——这就是两栖类保留的条件。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也有中间环节——类人猿得以保留。类人猿被保留的条件是什么?是森林。有的人说:人类的进化是在森林里进行的。根据是在森林地带发现了类人猿的化石。恰恰相反,森林是埋葬进化的坟墓。原猴进化到猿,长达上千万年,在这期间沧桑巨变。原来森林消失的地方可能会长出新的森林。而且下地的原猴通过迁徙可以发现新的森林。森林夏遮阳、冬避寒,干鲜野果、植物嫩芽、昆虫、禽蛋应有尽有。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躲避野兽的追捕。进化中的猴类,找到了失去的“伊甸园”,就再也不肯冒灭种的危险去作生存斗争。正是森林这一安逸固化的环境,逝去了智慧进化的动力。而为了争夺地盘则需要和其他猴群争斗,需要身强力壮的个体当猴王。从而恢复了体力博弈的猴王争霸的游戏规则,从而就在进化的中途停顿下来,当了“逃兵”。由于它们毕竟经过长期的进化,已经不太适应树上的生活。如身体不灵便、没有尾巴等等。四种现生猿其实是树上、地面生活的两栖动物。当然它们两栖的侧重点是不同的,长臂猿靠臂行多栖息于树上,黑猩猩等则多生活在地面上。它们均有前肢跖骨着地的现象。《自然》杂志有学者撰文指出,这种现象并不是现生猿类所独有,阿纳姆南猿、阿尔法南猿化石证据表明,这两种动物的腕关节构造显示有限制腕部运动以支持前肢就地行走的迹象。根据分子人类学等多学科证明,四种现生猿中黑猩猩和人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其它三种猿和人的亲缘关系依次为大猩猩、猩猩、长臂猿。据此可以确认,第一支“逃兵”是长臂猿。它带着明显的猴的印记——臀疣逃进了大森林。

古生物学家马修在《气候与演化》一书中指出:对于动物的演化来说,受刺激产生的反应最有益处。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也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挑战和反应产生的结果,所以人类最早的文明都出现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进化论认为,一个物种的灾难是另一物种的机会。物种如果和环境建立了动态平衡的和谐关系,就不会进化。有人认为现生物种均不会进化了,这种观点有待商榷,如果物种和环境失去了和谐关系,就会灭亡,或者进化(变化)以适应环境。比如大象,由于象牙成为人们猎取的对象,大象已经出现了无牙的个体。如果猎取象牙不于禁止的话,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无牙大象取代有牙大象。人的进化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艰难历程。类人猿对每一挑战的响应都导致了自身的进化。有人认为,人是由海豚进化而来的,根据是人无毛而有皮下脂肪等等。岂不知这是类人猿对大自然挑战的反应产生的结果。走出森林的原猴暴晒在烈日下,而且很可能是在低纬度区(不管是非洲起源说还是亚洲起源说,都是在低纬度区),又是在气候炎热的地质年代。正是这一酷热的自然环境导致了毛被减少的变异趋势(从猿比猴毛被稀疏可以证明)。最终使类人猿完全褪毛。而褪了毛的类人猿,恰恰又遇上了地质年代新生代的第四纪的冰川期。这一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又为类人猿规定了皮下脂肪增长的变异方向。类人猿和天敌(也是食物来源)在互相对峙的长期过程中,并不是静止的,天敌的智力也在进化。要想克敌制胜,必须比敌人更聪明。总之充满挑战的自然环境是智力进化的原动力。在这长达几千万年的进化“长征”中,淘汰了多少个没有应战能力的变异或不变异的个体;又有多少“逃兵”脱离了“长征”大军。

其实猴、人之间的中介物不但有类人猿,还有类猿人。类猿人是笔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类人猿比较,人的特征更多猿的特征更少。由于它们的智慧已经接近于人类,所以即便是遇到森林也不会改变猴王争霸的游戏规则,所以不会当“逃兵”,不会停止进化,只能作为进化的中间环节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发表于周末文刊47期。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